首页  >>  展览

所见:汇美第二回当代艺术展(/43)

2021-10-08 12:38:16 4370人参与 0条评论

沈敬东,敬礼,H280cm,不锈钢,2020

所见:汇美第二回当代艺术展

作者:李海洋  稿件来源:思潮艺术网  日期:2021-10-08

10月1日,汇美艺术馆推出新展“所见”, 通过11位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呈现城市化的精神图谱。此次展览将展出曹洁、黄立言、吴斌、尹朝宇、于艾君、张宝评、张洪立的绘画,李占洋、沈敬东的雕塑,以及司建伟和张嵩焘装置作品共计43件。


刚刚过去的郑州暴雨,是郑州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雨量,这将迫使我们反思城市生活。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经济为主导的政策让中国从农业文明迅速进入现代文明。经济的急剧膨胀,让我们来不及转换身份已经进入未来,阵痛还在继续。


从司建伟的作品《玉米计划》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知到生活轨迹的改变带来的强烈不适,作为新城市人的群体或对作品拥有更为深切的感受。司建伟出生成长于河南安阳,对乡村生活拥有浓厚的体验。本次展出的《玉米计划》是其关于乡村记忆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艺术家试图提出在现实社会中“边缘性生存在公共空间的可能性”的一次实验与思考。


同为新城市人的吴斌和张宝评在创作上走向不同方向。张宝评回望经济繁荣前的静好岁月:生存空间逼仄、生活方式单调乏味,但又充满浓重的人情味。他自幼生活在县城,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城典型的低层建筑记忆深刻,如今这些建筑已经被淹没在城市化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标本”。吴斌则将创作关注在城市生活的感受上。新千年之后,城镇涌现公园建设的风潮,而吴斌的代表作《公园系列》正是表现人们解决了基本生存之后对生活品质的需求,现代城市的公园与中国古代园林的功用已截然不同,吴斌的公园作品已经是经济繁荣背景下人们内心宁静最后的归宿。


李占洋、沈敬东的作品都具有幽默和批判性。李占洋有很多关注社会百态的雕塑作品,《人间万象系列》作品对底层群众的塑造,让观众发笑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对人的悲悯和对人性的探讨。与李占洋塑造人间万象不同的是,沈敬东将目光聚集在军人身上,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位军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军人作为特殊群体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偶像,军人的神秘性和荣誉感让多数青年心向往之。沈敬东的军人形象不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具有神性光辉,而是充满人性的温情,甚至带有戏谑的意味。


黄立言、曹洁主要以人物形象出现在作品中。作为新时代女性,曹洁呈现出的女性既不是刻意追求独立个性解放,也不是旧时代对男权社会卑微的依附,而是在获得自我认可后沉浸在自我世界喃喃自语的女性。黄立言作品中的人物更像是艺术家个人的自画像,但是又面貌模糊,关系暧昧。他以远离现代、贴近中国传统文人杂谈的“荒诞不经”。


张嵩焘的创作通过空间重塑来映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观。本次展出的《游丝•谶纬之象》,张嵩焘用粗糙、开裂的水泥块包裹电阻丝成型,露出发光的电阻丝,暗示大地的神力。其借用的“谶纬之学”盛行于东汉,这是中国士大夫和民间对君权进行制约的思想武器。


尹朝宇、于艾君和张洪立的创作同样生发于个人生命体验,注重作品的创作方式和过程,但是其精神指向不同。于艾君采用素描式绘画,并综合油墨拓印、油彩拓印等多种手法,使个人生活在图景生成中呈现外部世界图景的临界式认识与想象。张洪立运用独特的刮刀手法在平面构形中营造浮雕感。在繁复的叠加式书写过程中,张洪立探索时间维度以及画面空间,还试图折叠进另一层空间要素。尹朝宇的作品中偶然使用拼贴,但更多地是运用经典的几何构成模式,时尚的色彩来构建超现实图景,讲述现代生活中的故事与体验。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兵家必争。在从典型的农耕文明转向城市文明的进程中,河南省会郑州在当代艺术的历史舞台上将会给外界更多遐想的空间。作为本次展览学术支持的石佛艺术公社已然先行,汇美艺术馆将与艺术同道一起,探索艺术更多的可能。
往期回顾
思潮艺术
关于思潮
收藏通道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手机阅读
Android安卓客户端
iPone苹果客户端
商务合作
广告合作
寻求报道
合作伙伴
关注我们

思潮艺术网 版权所有 © 2010-2014   豫ICP备14015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