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李火:追索心灵的异象(/11)

2014-08-12 15:22:55 10254人参与 0条评论

艺术家李火

李火:追索心灵的异象

作者:朵多  稿件来源:圣道文化杂志  日期:2014-08-12

李火,当代艺术家,祖籍河南周口。石佛艺术公社艺术委员会成员、副秘书长。现工作生活于郑州。

参展经历:

2000年04月 参加  跨世纪河南省新人新作展  河南郑州
2001年05月 参加  “纪念孔子诞辰2500周年”书画展  北京
2001年07月 参加  河南省人物画学术交流展  河南郑州
2005年获河南省第四届五四文艺奖铜奖
2007年06月 参加《这屋那院》当代艺术展  郑州石佛村
2007年06月 参加“以公社的名义”当代艺术展  洛阳奥斯卡影城
2007年12月 参加河南石佛艺术公社纽约艺术展河南预展 郑州石佛村
2008年01月 参加“河南石佛艺术公社--纽约”当代艺术展 美国纽约456画廊
2008年02月 参加河南郑州双年展 郑州石佛村
2008年03月 参加“东方驿站”国际当代艺术展  美国纽约麦迪画廊
2008年05月 参加“和谐石佛”国际艺术大会  郑州石佛村
2008年05月 参加向四川地震灾区义捐义卖活动 十方艺术馆
2008年11月 参加“改革开放30周年当代艺术作品展”  河南郑州
2009年05月 参加“化解危机”建国六十周年石佛当代艺术展  郑州石佛村
2012年09月 参加 “石佛中秋长街艺术大会”  郑州石佛村
2015年11月 参加“石佛石佛”当代艺术展     石佛艺术公社画廊
2016年01月 参加“HOME” 石佛当代艺术展    石佛艺术公社画廊
2016年04月 参加‘ 回眸’石佛当代艺术展      石佛艺术公社画廊
2016年07月 参加“天地之中”郑州首届当代艺术展   石佛艺术公社画廊
2016年09月 参加“艺无纸境”中原纸本艺术展     石佛艺术公社画廊


去年年末,我和艺术家李火“紧急”约见了两次,先是“火药味”十足地打了会口水仗,过完碰撞和交锋的隐之后,觉得这个冷清的冬天像这样的相见似乎太少了些。李火近来很忙,在画画之余又搞起了陶瓷艺术,跑到瓷都神垕,搞了个三百多平的工作室。我总是惊讶于他的动作之快——他从平面的架上绘画,到木板雕刻,再到以瓷器为创作载体,以立体空间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无疑完成了从修炼到破茧重生的过程,这过程中他付出了我们看不到的艰辛。


不可否认,我为了能看懂李火的《众生相》系列画作,下过许多工夫,找来许多资料进行恶补,又套用许多理论做为参照和工具,试图打开他的众生世界,可惜终未能窥其全豹。这实则是没有真正理解李火他们所代表的河南当代艺术家这个群体,我们总是喜欢以我们的生活方式来观看他们的生活方式,以我们的价值体系来印证他们的价值体系,却忘了倘以他们的方式去关注世界人生,将会是什么样的意外结果。李火显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至少他的作品不是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的绘画语言,他将这个“周众所知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语言形态”的常态进行修改,让绘画语言变成了他所认为的样子——他的作品已不再是自然界的光影艺术,而是对世界进行探索和自我观感后,心灵对艺术的诚实呈现。



李火的绘画语言元素新奇,构图怪异,既有点线的交织,又有块面的结合,看似繁杂庞大,却又深藏了冷峻与安详。其实,当代艺术在本土化以后的何去何从,成为石佛艺术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他们正在试图冲破那些固有的成见,为个体的情感与生活方式本身,建立了某种新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首先超越了世俗的价值观,像一呆八年的石佛,成为他们共有的生存状态。不争不抢,安分守己,不事张扬,即使声外在外,却依旧安闲笃定。对此,李火的感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认为当下的艺术创造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怀,更是这个时代鲜明的文化印记,它所展露的无穷魅力,往往是一个国家灵魂品质的折射和回响。

艺术是一种灵媒载体,但它将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李火所有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于表达者与观者之间的隔阂和差异——观者如果提供了更为新奇的观赏角度,也为艺术家的作品贡献了“二次创作”的可能。波普艺术大师贾斯帕·琼斯曾说:“如果一位艺术家做点什么——如果你做了口香糖,每个人却把它当作胶水来谈,那么创作者就有做胶水的责任了。”可见,当代艺术观鉴自身的内在起因,但有时结果却需要外部因素来起反应。李火的创作态度之好,让我惊叹,他从不鄙薄某种形态,也不夸大某种形态,似乎他的作品里,让人读不到太多的感情色彩——如徐志摩的抒情诗,读多了反而使人觉得滥情,而周作人、梁实秋等人的散文,却让人读来心旷神怡,满口清香——也许创作者本人并没有刻意营造,但从观赏者角度却达到了这种结果。李火的艺术作品,给人一种偶遇秋叶之静美的美感。当然,艺术的历史处境由观赏者来决定,而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至少除了少数狂热的崇拜者之外,其他人有权批评、反对或批判。或许李火的状态之好,在于他所保持的中立态度。石佛导师黄国瑞先生对李火的当代艺术领悟是非常肯定的,并不厌其烦地将他思想中的不足之外进行疏导,加之李火自己的勤快,精于思考,善于改进,这让他的作品有了双重的现实价值:一方面他的艺术作品揭示生活之假——明明眼中看到众生之相,而嘴巴却故意关闭不语,或对世俗的价值观持不同的见解;另一方面又揭示生活之真——观世之目,洞察众生,虽口不言,却以一种独立的生存智慧来对待世俗人情事态。大凡生活中诸事,可做如是观。“存在于纯净而在外界看来荒谬中的人们,如果没有一贯的深刻思想来增强力量的话,便不能坚持到底。他需要一种神奇的忠贞精神,也许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个人思想与艺术风格的独立形态,并由此打通艺术个性与艺术共性之间的通道。因为任何一种执着、坚持都是对自身的反复修正、教育和提高的过程”(李火笔记)。当修炼成为状态,思考成为常态之后,艺术之路自然而然就有了哲学的走向。同时,具有哲学思维的艺术家,又会以独立的意识形态,来看待世间一切物、一切事、一切人,从而发现自我责任与生存之大美。

李火是一位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家,他总是焦虑于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创意,故而也一直思考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沟通与融合。架上绘画和立体空间艺术需要破界,如何破是摆在李火面前的第一个壁垒,他思考了很久,并做了许多尝试。他认为艺术不是关门造车,是终将走向人民大众的,他选择我们日常所用的圆珠笔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将这种可能进行延展,做了一些木板雕刻,瓷板工艺等形式,产生了新的艺术效果与艺术样式,但他并不满足与此。艺术的媒介作用,一方面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历史进程中某一阶段的形态,另一方面在于它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密码,为未来艺术提供某些养分。李火最终选择了土与火的熔炼艺术作为新的艺术方向,来弥补他艺术语言二维空间上的不足。有时候,我驻足于他的作品前,总会泛起一段感悟:智者有莲心,终不作语言。
生活在众生众相中,相同的、重复的甚至复制的物象四面八方地充斥着,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如何寻觅出口,而是一次从头再来的重新架构。即褪掉固有的艺术外衣,回到时代和艺术的联系关系上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能到古人不用心处”(恽南田语),李火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
往期回顾
思潮艺术
关于思潮
收藏通道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手机阅读
Android安卓客户端
iPone苹果客户端
商务合作
广告合作
寻求报道
合作伙伴
关注我们

思潮艺术网 版权所有 © 2010-2014   豫ICP备14015726号